證交所董座二度上修IPO目標 多元化商品策略推新種ETF

證交所董座二度上修IPO目標 多元化商品策略推新種ETF
啞 女

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接受CNBC專訪,暢談證交所未來發展策略與願景。圖/證交所提供

東方 h 漫

臺灣證券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接受 CNBC 電視專訪,暢談證交所的發展策略與未來願景。在訪談中,林修銘二度上修今年 IPO 家數內部目標,從40家進一步上修,朝向45家目標努力。

最高直降500元 魅族带你嗨翻双十一!

林修銘在訪談中先回顧上個月的美東拜訪,分享拜訪的主要收穫。該次行程共計拜會18家機構,種類多元拜訪成果豐碩,且與兩大交易所在 ESG 及碳交易方面將有極大的合作空間,這是證交所融入國際金融界與提升能見度的重要一步。證交所對於引進外資相當重視,並致力於提供創新的措施與對外資的服務。

基於臺股今年以來的卓越表現,林修銘提到,臺灣加權股價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表現位列亞洲第二,僅次於日本;近三年指數漲幅將近40%,表現亮眼;上市公司營收連續五個月成長,前三季營收及上半年稅前獲利爲史上第三高,上市公司營收穫利表現爲臺股抵禦外部壓力提供堅實韌性,以及反映投資人對臺灣市場的信心。

臺灣資本市場一直是外資的焦點,在迴應如何應對地緣政治議題時,林修銘強調臺灣資本市場的穩定性與產業供應鏈的韌性。經濟基本面佳即能吸引資金來臺灣投資,同時,臺灣企業具有快速應變的能力,調整部份生產基地至其他區域,展現堅實的營運韌性,由外資持有集中市場股票佔總市值比例均長期穩定地維持約40%,可見外資對臺灣資本市場的信心。

談及證交所的發展策略與未來願景,林董事長表示:「交易所的角色不能安於滿足現狀,如何維持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,將資本市場帶往國際化的方向,一直是我們思考與努力的目標,資本巿場支援政府產業政策、協助實體經濟,在維持既有訊息通訊技術(ICT)產業與 ETF 競爭力的前提下,未來我們將以創新驅動模式,推出多元化「產業」、「商品類別」及「資金來源」等三大發展策略」。

多元化產業策略包含重劃產業分類、鬆綁創新板規範及強化生技產業的發展,預期今年 IPO 家數超過40家、朝向45家之目標;多元化商品策略包含順應全球趨勢推出多元內涵產品及新種 ETF、協助主管機關進行 REITs 修法改革與擴大 REIT 標的;最後則爲多元化資金來源,穩固美、歐主要既有資金來源,並開發新的資金來源,展現證交所持續吸引外資資金的決心。

明治从属Tungsten

陳文成廣場將短暫有碑無文 台大要卸15字碑文理由曝

劉揚偉:電動車是台灣百年一遇市場機會

逐户清理不合规定的大型犬?官方回应:将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执行